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  • 概要
  • 经济
  延庆县地理位置:位于北京市西北部。县域地处东经115°44′-116°34′,北纬40°16′-40°47′,东与怀柔相邻,南与昌平相联,西面和北面与河北省怀来、赤城接壤。是一个北东南三面环山,西临官厅水库的小盆地,即延怀盆地,延庆位于盆地东部。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。2005年底户籍人口27.6万人。
  延庆县人民政府驻延庆镇,距北京市区74千米。邮编:102100。代码:110229。区号:010。拼音:Yanqing Xian。
  全县辖11镇4乡,373个行政村,总人口27.353万人,农业人口19.92万人,非农业人口7.43万人。耕地面积31773.7公顷。人均耕地1.74亩。总面积1992.5平方公里。全境平均海拔500米左右。海坨山为境内最高峰,海拔2241米,也是北京市第二高峰。
  延庆气候:延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,属温带与中温带、半干旱与半湿润带的过渡连带。气候冬冷夏凉,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。最热月份气温比承德低0.8摄氏度,是著名的避暑胜地,有首都北京的“夏都”之称。
  延庆紧扼首都北京的北大门,是重要的交通枢纽,八达岭高速公路、110国道、城郊铁路S2线、八达岭过境线,加强了延庆县与外界的联系,提升了延庆发展的速度。城乡道路四通八达,形成环盆地多条旅游专线,古龙路、香龙路、康张路、滨河路等观光路,纵横交错,连接了延庆的景区、景点和生态观光园。
  延庆县城城市景观丰富,人居环境优良,是首批国家园林县城,目前县城已有9座公园,占县城面积近20%,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50.84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8.59平方米。其中延庆城中心的夏都公园,是雕塑主题公园,园内有50多件中外雕塑家精美作品,让人沉思留恋;妫水公园占地面积6000亩,是北京最大的水上公园,5000亩水面比颐和园的昆明湖还多四分之一。初步形成了“城在园中、园绕县城、城景交融”的园林美景,堪称“一城山水半城园”。
 
  延庆工业概况
  延庆县工业发展方向是以生态工业为中心,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,走新型工业化之路。重点发展以纺织服装、绿色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、旅游文化产品为代表的都市型工业,和以新医药、新材料、环保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品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。近年来,由于延庆县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,加上延庆县加大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力度,一大批实体项目入驻延庆,其中包括清华紫光药业、京城环保、双鹤药业、华源建材、三吉利稀土、迪威尔高科、集味村食品等一批名牌企业。
  2004年,工业增速明显加快,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,完成工业产值37.2亿元,比上年增长27%;实现利润9413万元,比上年增长49%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6亿元,占全县工业比重达到42%。工业主要集中在开发区,开发区近几年集中抓园区建设,服装产业园、生物医药园、新型建材园等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京棉纺织、雪莲时尚等一批实体企业相继落户开发区。两个开发区成为我县重要的财税来源,对县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0%。
  延庆农业概况
  延庆县被国务院绿色食品办公室批准为“绿色食品基地”,目前形成了畜牧、果品、蔬菜、水产四大支柱产业,是首都北京的优质农副产品基地。蔬菜出口占北京市的三分之一;奶牛存栏数和鲜奶产量均占北京市第一。
  2004年,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。奶牛存栏达到4.5万头,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初步建立。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取得进展,药材等特色种养业发展势头良好。农产品品质显著提高,35个品种通过全国无公害食用农产品认证。
  延庆旅游业
  延庆是首都北京正在崛起的旅游大县、旅游强县。全县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,其中外宾200多万,人均接待游人居全国第一,旅游收入居京郊十区县之首。以县城为中心,南有八达岭,北有龙庆峡,西有康西草原,东有仓米古道,中有妫河漂流,西北有松山、古崖居。延庆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旅游、度假、疗养、休闲的首都国际旅游卫星城。
  2004年,旅游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,共接待游人930万人次,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,人均消费水平首次突破百元大关。   
  延庆建筑业
 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规模效益显著提升。延庆县建筑企业通过产权制度改革,进一步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,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。站稳并立足北京市场,积极开拓外埠市场,实现了建筑业整体规模的快速扩张。
  建筑业是延庆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,产业规模名列京郊前列。全县现在建筑企业48家,其中一级3家,二级12家,三级31家,劳务作业分包2家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3100人,建筑业从业人员2.1万。建筑企业基本完成改制,二级以上企业8家通过ISO-9002质量体系认证。
  2004年,建筑业开复工面积达到355万平方米,完成产值32.3亿元,实现税金1.2亿元,比上年增长9.1%。房地产业实现税金1.3亿元,比上年增长21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