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  • 概要
  • 旅游
  • 历史
  • 地理
  • 经济
  • 文化

    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成立于2009年,其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,东临黄海,南依长江,与苏州隔江相望,和上海灯火相邀,区位优势得天独厚。全区面积1166平方公里,下辖19个镇,1个省级开发区。2008年末户籍人口1242680 人,GDP391亿元。区政府设在金沙镇,城区南侧为江苏省重点开发区——通州经济开发区;南部长江畔建有通州港区。各镇分别建立了工业集中区或农业开发园区,均拥有良好的投资条件和生活服务设施。
  通州区辖19个镇:金沙镇、西亭镇、二甲镇、东社镇、三余镇、十总镇、骑岸镇、五甲镇、石港镇、四安镇、刘桥镇、平潮镇、平东镇、五接镇、兴仁镇、兴东镇、张芝山镇、先锋镇、川姜镇。
  通州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,南起北纬31°52′的川姜镇竖积洪村,北至北纬32°15′的刘桥镇米三桥村,南北间最大直线距离50公里;西起东经120°41′的五接开沙岛,东至东经121°25′的南通盐场北侧,东西间最大直线距离85公里。东临黄海,海岸长16.27公里;西部平潮地区南濒长江,江岸长15 公里;西南与港闸区相接,东南与海门为邻,北与如东毗连,西北与如皋接壤;总面积1351平方公里。全境横宽纵窄,土地平坦,耕层深厚,适耕性强。地势西北部较高,东南部和沿江、近海垦区较低。高程一般在3.8~4.5米,近海最低处为2.2米。境内新长铁路(支线)和宁通、盐通、通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,通扬、通吕、通启运河和九圩港、遥望港、新江海河等大型骨干河道纵横交错,南端连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,城区西郊设有南通兴东飞机场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水、陆、空交通十分便捷。
  历史轨迹 通州境域,初为江海域中的沙洲,南北朝中期出水,南北朝后有人定居,煮盐为业。唐为盐亭场,设防务机构。唐半沙洲涨接大陆后,即凿河运盐,开通至扬州的航道,并打坝筑圩,种麦植黍,改变单一从事盐业生产的局面。后周显德五年(958年)建静海县,隶属通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静海县并入通州,明代陆续在沿海堰外大规模围垦,农业逐步发展,家庭棉纺织业和粮油食品加工业兴旺,商业日趋繁荣,文化事业发达昌盛。明末清初,经济衰退,人口下降。清康熙即位后,实行奖励垦荒制度,境内经济逐步复苏,至清代中叶,成为著名的“土布之乡”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,通州开为直隶州。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5月,改称南通县。清末民初,通州近代工业、交通、邮电业兴起,银行、学校、医院以及博物苑、图书馆、剧场、电影制片公司等纷纷兴办,南通县成为苏北滨江临海地区的经济、文化中心,在全国居领先地位。民国27年(1938年)3月日军侵入南通后,战争频繁,经济衰退,贸易萧条,文教事业受到破坏。1949年2月,南通县解放后,原县域及港闸等地划出另置南通市,南通县政府移驻金沙镇。 1993年2月,撤县改设通州市(县级)。建市以来,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,全市国内生产总值、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,均位居苏中各县(市)前列。

 
      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业发展新的亮点。我们培育了一批农业观光项目,台湖镇第五生产队农村生活实践园、潞城镇大营生态旅游村、3000亩运河生态公园、水梦园、万亩葡萄观光采摘园、千亩樱桃园、千亩观光荷塘、农产品配送观光采摘园等一批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已经初具规模。重点建设了台湖第五生产队农村实践园,以台湖村为中心区域,建设4000亩的旅游观光景区,先后建设17个旅游景点,集住宿、娱乐、会议等于一体,已经完成2000亩的中心景区和辐射景区的建设任务;精品采摘园、科普园、科普馆、观光植物园、精品展示大厅、绿色餐饮大厅已经建成。围绕发展潞城生态旅游镇,利用塘改湖建成水上旅游观光区“水梦园”,观水人行步道、游园路、观光大厅、节水展示中心、桥梁、窑洞等配套设施基本完成,引进了垂钓、攀岩、游船、高尔夫练习场等休闲娱乐项目。大运河农产品配送中心1000余亩休闲采摘园区基本建成,并已经开始接待游客。运河生态公园3000亩景区建成,已经开园。
 

      通州境域,初为江海域中的沙洲,南北朝中期出水,南北朝后有人定居,煮盐为业。唐为盐亭场,设防务机构。唐半沙洲涨接大陆后,即凿河运盐,开通至扬州的航道,并打坝筑圩,种麦植黍,改变单一从事盐业生产的局面。后周显德五年(958年)建静海县,隶属通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静海县并入通州,明代陆续在沿海堰外大规模围垦,农业逐步发展,家庭棉纺织业和粮油食品加工业兴旺,商业日趋繁荣,文化事业发达昌盛。明末清初,经济衰退,人口下降。清康熙即位后,实行奖励垦荒制度,境内经济逐步复苏,至清代中叶,成为著名的“土布之乡”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,通州开为直隶州。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5月,改称南通县。清末民初,通州近代工业、交通、邮电业兴起,银行、学校、医院以及博物苑、图书馆、剧场、电影制片公司等纷纷兴办,南通县成为苏北滨江临海地区的经济、文化中心,在全国居领先地位。民国27年(1938年)3月日军侵入南通后,战争频繁,经济衰退,贸易萧条,文教事业受到破坏。1949年2月,南通县解放后,原县域及港闸等地划出另置南通市,南通县政府移驻金沙镇。1993年2月,撤县改设通州市(县级)。建市以来,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,全市国内生产总值、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,均位居苏中各县(市)前列。
 

     通州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,南起北纬31°52′的川港镇竖积洪村,北至北纬32°15′的刘桥镇米三桥村,南北间最大直线距离50公里;西起东经120°41′的五接开沙岛,东至东经121°25′的南通盐场北侧,东西间最大直线距离85公里。东临黄海,海岸长16.27公里;西部平潮地区南濒长江,江岸长15 公里;西南与南通市区相接,东南与海门为邻,北与如东毗连,西北与如皋接壤;总面积1351平方公里。全境横宽纵窄,土地平坦,耕层深厚,适耕性强。地势西北部较高,东南部和沿江、近海垦区较低。高程一般在3.8~4.5米,近海最低处为2.2米。境内新长铁路(支线)和宁通、盐通、通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,通扬、通吕、通启运河和九圩港、遥望港、新江海河等大型骨干河道纵横交错,南端连接正在兴建的苏通长江公路大桥,市区西郊设有南通飞机场。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水、陆、空交通十分便捷。


      通州农业是北京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、加工基地,近年来区委、区政府适时调整农业机构,大力发展牧草、蔬菜、中草药、花卉苗木及特种养殖产业、生态旅游观光、籽种、都市农业 ,唱响通州区农业主旋律,农业创汇逐年增长。
      2004年,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全区农业工作坚持以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、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,围绕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的核心,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、求真务实,不懈努力,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,加速了农业市场化、社会化进程,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,农业经济保持了健康、快速的发展。全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0936417万元,比去年增长5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92元,比去年增长10%。
 
 
     内有:八里桥、燃灯塔 、西海子公园、李卓吾墓、通州博物馆、宝光寺、伏魔大帝宫、汉路县城遗址、北齐长城遗址、御制通州石道碑、永通桥、通州清真寺等著名景点。